欢迎各位兄弟 发布技术文章
这里的技术是共享的
http://v1.yiketianqi.com/free/day?appid=6xxxxx&appsecret=Myyyyy 结果 汉字会转成什么码
当访问该天气API时,返回的JSON数据中若包含汉字(中文字符),通常会以 Unicode编码 或 UTF-8编码 的形式呈现。以下是具体说明:
UTF-8(默认):
现代API通常直接返回UTF-8编码的文本,汉字会以原始形式显示(如 "城市": "北京"
),无需转码。
Unicode转义序列:
少数API可能将汉字转为Unicode转义序列(如 "\u5317\u4eac"
表示“北京”),但这种情况较少见。
访问该链接后,返回的JSON数据示例如下(假设):
json{ "city": "北京", "weather": "晴", "temperature": "25℃" }
汉字部分(如“北京”、“晴”)会 保持原样,不会转为其他编码,因为UTF-8是JSON的标准编码。
编码问题:如果汉字显示为乱码(如 䏿–‡
),可能是客户端未正确处理UTF-8编码,需检查响应头的 Content-Type
是否包含 charset=utf-8
。
手动转码:若需要将汉字转为URL编码(如 %E5%8C%97%E4%BA%AC
),可使用工具或编程语言(如JavaScript的 encodeURIComponent("北京")
)。
该API返回的汉字通常会以 UTF-8原始形式 存在JSON中,无需额外解码。若遇到特殊编码,可检查响应头或联系API提供方确认。
结果是这样 {"nums":7,"cityid":"101010100","city":"\u5317\u4eac","date":"2025-08-24","week":"\u661f\u671f\u65e5","update_time":"17:22","wea":"\u9634","wea_img":"yin","tem":"24.9","tem_day":"29","tem_night":"21","win":"\u4e1c\u5357\u98ce","win_speed":"1\u7ea7","win_meter":"3km\/h","air":"32","pressure":"1006","humidity":"73%"}
这里的汉字是什么码
从你提供的JSON数据来看,汉字部分(如 \u5317\u4eac
、\u661f\u671f\u65e5
)是以 Unicode转义序列(Unicode Escape Sequence)的形式编码的。这是JSON标准中允许的一种表示非ASCII字符(如中文、日文等)的方式。
格式为:\u
后跟4位十六进制数,表示一个Unicode码点。
例如:
\u5317\u4eac
→ 北
(5317
) + 京
(4eac
) → 北京
\u661f\u671f\u65e5
→ 星
(661f
) + 期
(671f
) + 日
(65e5
) → 星期日
JSON规范兼容性:
JSON标准要求字符串中的非ASCII字符可以(非必须)转为Unicode转义序列,以确保跨平台解析的稳定性。
后端框架默认行为:
某些编程语言(如Java、Python的json.dumps
)在生成JSON时,默认会将非ASCII字符转义。例如:
pythonimport json data = {"city": "北京"} print(json.dumps(data)) # 输出: {"city": "\u5317\u4eac"}
编程语言自动处理:
现代编程语言的JSON库(如Python的json.loads
、JavaScript的JSON.parse
)会自动将Unicode转义序列转为实际字符:
pythonimport json data = '{"city": "\\u5317\\u4eac"}' # 注意转义符 decoded = json.loads(data) print(decoded["city"]) # 输出: 北京
手动解码工具:
可使用在线工具(如 Unicode转义解码器)直接粘贴JSON字符串进行转换。
如果希望API直接返回UTF-8原文字符(而非Unicode转义),需联系提供方调整后端配置。例如:
Python Flask:用 json.dumps(data, ensure_ascii=False)
。
Java Spring:配置HttpMessageConverter
的字符集。
你的数据中的汉字是 Unicode转义序列,符合JSON标准。解析时无需手动处理,主流工具会自动还原为正常汉字。若需调试,可用在线解码工具或编程语言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