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各位兄弟 发布技术文章
这里的技术是共享的
本文主要列举了调试本地网页、查看测试环境网页的各种方法,涵盖了PC、iPad、移动端的调试技巧。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小溪里暂时还没有找到调试位于微信中和安卓各国产浏览器上的网页。
相关设备概念:
PC
:主要指以 Windows 系统为代表的台式机或笔记本,其通常为 1 倍屏MacBook
:主要指 MacBook Pro Retina,其为 2 倍屏,但 Mackbook Air
为 1 倍屏iPad
:主要指以 iPad Air Retina 和 iPad Mini Retina 为代表的,其为 2 倍屏,且按1024 x 768
的“宽高”渲染网页。这里 iPad Pro Retina 是按1366 x 1024
的“宽高”渲染网页,在CSS的媒体查询中可以按“笔记本”的断点来设置iPhone 5s
及以下设备:按320
的“宽”渲染网页,其为 2 倍屏幕1080 x 1920
,按360
的“宽”渲染网页,其为 3 倍屏幕iPhone 6
:分辨率为750 x 1344
,按375
的“宽”渲染网页,其为 2 倍屏幕iPhone 6 plus
:实际分辨率为1242 x 2208
,按414
的“宽”渲染网页,其为 3 倍屏幕。PS:貌似 iPhone 6 plus 实际显示器上渲染后的分辨率为1080 x 1920
。主要针对前端工程师,测试工程师也可以学习使用。
前端在开发移动端网页时,通常使用 localhost
在本地访问网页,在除本机外的设备上都需要换成 IP
访问。
ifconfig
: OS X 系统上查看网络信息的命名,在Macbook Pro
上 en0
代表 Wifi,所以可以用ifconfig en0
直接查看 Wifi 的信息。ipconfig
:Windows 系统上查看网络信息的命令。Chrome Emulation
即时“仿真”调试网页Chrome Emulation
使用的当前 Chrome
版本的 Webkit
或 Blink
渲染的网页,跟iPhone
或安卓设备上的浏览器上渲染出的网页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如安卓 UC 浏览器就存在各种各样的小 bug。
Emulation
:再审查元素后,点击对应的图标或者使用快捷键(Mac:command + option + m)吐槽
PC或Mac连接安卓设备,想用 Chrome
审查元素查看安卓设备上Chrome
浏览器上打开的网页,还需要翻墙
,但是却无法查看安卓设备上国产厂商封装的浏览器,如UC浏览器、QQ浏览器。
Safari
即使调试网页“响应式设计模式”Safari
在 “开发”菜单中有“响应式设计模式”,里面有常见的 iOS
设备,如 iPhone 4s 、 iPhone 5s 、 iPhone 6s 、iPhone 6s plus 、 iPad mini 4 、 iPad Air 2 、 iPad Pro等。
当然,这里的 Safari
的内核应该还是基于当前系统的,与 ios 设备上各自的 Safari 上可能还存在着差异。
超级棒的审查元素
在 Safari
上不仅可以调试浏览器本身打开的网页,还能打开下文中提到的 Xcode Simulator
打开的网页,甚至可以打开用 USB 连接的 iPhone/iPad。
Xcode Simulator
模拟器Xcode Simulator
是可以模拟各版本 iOS 系统的各种设备,比 Safari
更棒的地方在于它模拟了各种 iOS 系统上的 Safari,因此可以复现各种奇葩 bug。
小溪里推荐下载 iOS 8.1,因为自带的最新 iOS 模拟器在运行时可能会卡。
主要针对测试工程师,前端工程师学习起来也是 so easy 的。
原理简析:静态 IP 其实重心是在移动设备设置特定 DNS,而特定 DNS 是与测试环境有关系的。
不足之处:在iPad 及 移动端上配置静态 IP 后,浏览器可以访问位于测试环境的网页,但微信却只能访问位于正式环境的网页。
设置步骤:
原理简析:在 PC 或Mac 上已经设置成功了测试环境,而移动设备通过网络代理访问 PC 或 Mac 上的网络设置,就可以访问测试环境了,无论是浏览器还是微信。
设置代理的常见方式(具体请自行百度)
- 使用自己的微信号来调试微信网页授权
- 调试、检验页面的 JS-SDK 相关功能与权限,模拟大部分 SDK 的输入和输出
- 使用基于 weinre 的移动调试功能
- 利用集成的 Chrome DevTools 协助开发
移动调试
可以在微信中查看位于测试环境的网页
PS:在小溪里的电脑上并没有像官网宣传的那样可以审查元素
在小溪里所在的公司里面,设置网络代理的步骤:
PS:连接 Wifi后,要确保没有设置网络代理,这样才可以弹出验证窗口。
来自 http://blog.csdn.net/starsliu/article/details/51189695